姓名:2014年青岛高校教学名师-于跃芹
出生年月:1966年9月
学历/学位:博士研究生
职称/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点:四方校区第一实验楼425室
办公电话:0532-84022681
所属学院(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电子邮箱:yyueqin@126.com
社会兼职:
专业及研究方向:有机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7月至2002年7月在山东轻工业学院工作,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2002年7月至今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作,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机化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山东省有机化学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
教学工作情况:
1. 主讲课程(近三年):
有机化学A、有机化学B、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有机合成
2. 主编教材
1)于跃芹、袁瑾、胡志强、刘永军编著《有机化学》科学出版社,2010年
2)李明、刘永军、王书文、于跃芹编著《有机化学实验》科学出版社,2010年
3)胡志强、于跃芹、刘永军、袁瑾《有机化学学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12年
4)邢存章、于跃芹主编《有机化学》上、下册,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教学成果:
1)《有机化学》课程2007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精品课程,2009年12月获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团队”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同时获得获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3)《工科有机化学课程建设与实践》2005年2月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山东省教育厅;同时获青岛科技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4)主编的《有机化学》教材2005年2月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5)《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2012年10月获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同时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2012年;
6)《化工类专业化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2009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理论教学成果一等奖;
7)《工科有机化学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2012年12月获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8)主编的《有机化学》教材2012年12月获青岛科技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9)指导的硕士学位论文《温敏性水凝胶的合成及相变机理》,2012年获青岛科技大学优秀硕士论文,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0)指导的学士学位论文《温敏性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性能》,2014年获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4.教改项目
1)山东省教育厅: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主持人,2007.06
2)青岛科技大学:《有机化学》教材建设,项目主持人,2009
3)山东省教育厅:工科有机化学系列课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第二负责人,2012
4)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等学校基础学科建设专项资助课程-有机化学,第二负责人,2007.01-2009.12
5)青岛科技大学:有机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第二负责人,2009
6)青岛科技大学:《有机化学学习指导》教材建设,第二负责人,2009
7)山东省教育厅: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项目参与人,2006
8)教育部:应用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项目参与人,2009
9)山东省教育厅:工科基础课程化学教学基地建设,项目参与人,2006.01-2008.12
5.教学荣誉
1)2014年获青岛市“教学名师”;
2)2013年获青岛科技大学“教学名师”;
3)2010年3月获青岛市“巾帼创新能手”;
4)2009年7月获青岛科技大学“我最喜爱的老师”;
5)2010年1月获青岛科技大学“建功女明星”;
6.青年教师培养情况
作为有机化学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重视青年教师培训,配合学院设立的“名师讲堂”、“名师课堂”,建立导师制、试讲制,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
(1)坚持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对新引进博士人员要求他们全部到教学一线、实验室进行锻炼,苦练教学基本功。并实行了青年导师责任制,为每名新老师配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以老带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帮助引导青年教师通过教学关,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任课教师每学期相互交流听课不少于2次;
(3)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对教材中的难点进行分解,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4)做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名师讲堂);开展青年教师听课制和观摩教学(名师课堂);做好青年教师试讲制,全面把关,层层落实、让青年教师尽快过教学关;青年教师经过近三年的培养和锻炼,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明显提升,教研室先后有四位青年教师已获得了校级教学效果优秀奖,精彩、缜密的授课风格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7.心得体会
从事有机化学教学20余年,是我的职业选择。22年的无怨无悔不仅仅是我奋斗一生的人生理想,更是埋藏在心底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学生不仅是义务,更是责任。责任是做好一名教师的最基本准则。作为教师,要具备人格和学识的双重魅力,要始终把教书育人和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放在首位。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之中,热情与创造力迸发,热爱学生,以心血为土,热情为水,培育含苞待放的花蕾。
然而,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教学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讲求科学。教学重在方法,贵在创新。“质量工程”和专业课程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点滴积累,耐心相传。只有坚持不懈,推陈出新,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永无止境的过程,才能永不落伍“与时俱进”。
其次,教师要学会授之以渔。教学中既要善于将深刻的理论从实验或自然现象中演绎出来,又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创新理念,时刻关注本专业及相邻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在科研上要不懈进取,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会贯通到教学中,以切身的科研体会向学生传授研究工作的方法,强化其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培养,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发展与时俱进的脉动,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掌握科学的从事研究工作的方法。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没有理由停下前进的脚步,新世纪新时期新任务,我有做不完的事,有永远牵挂于心的学生,有尽不完的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心。
科研工作情况(简要介绍)
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化学院、教育部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本人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青岛科技大学启动基金、日照金马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等纵横向科研资金的资助下,长期从事聚合物处理剂、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智能水凝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温敏性生物可降解水凝胶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在《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Journal of Polymer Research》、《J Polymers and the Environment》等杂志上发表相关SCI论文30余篇。在聚合物处理剂方面主要开展了衣康酸、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磺酸等单体的二元或三元的共聚合,系统研究了共聚物的缓蚀阻垢性能、絮凝性能和对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能,研究成果已经分别在日照金马化工有限公司、青岛科海生物有限公司完成了中试试生产,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已指导硕士研究生30余名,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3人。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一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青岛市巾帼创新成果一等奖一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