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工作坊>>名师风采>>正文

     
    2012年青岛市教学名师-李镇江
    2015-11-10  

    2012年青岛市教学名师-李镇江

    姓名:2012年青岛市教学名师-李镇江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学历/学位:博士后/博士

    职称/职务:教授(博导)/党总支书记

    办公地点:崂山校区南1号楼4111室

    办公电话:0532-88956228

    所属学院(部):中德科技学院

    电子邮箱:zjli126@126.com

    社会兼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分会理事、中国晶体学会粉末衍射专业委员会会员、山东省金工学会副理事长、青岛市机电学会理事、美国化学学会会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青岛分析测试学会会员;J. Phys. Chem.(B, C),CrystEngComm,Crystal Growth & Design,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Solid State Science,《物理学报》和“Chinese Physics”等国内外多个期刊的审稿人

    专业及研究方向: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机理、物性及应用研究;功能纳米材料的制备、表面修饰及在抗菌和光催化性能及应用研究;纳米材料合成设备的研制;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5年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1985-1996年于佳木斯大学任教,1996-2014在青岛科技大学任教。

    教学工作情况:

    一、主讲课程(近三年)

    近三年先后主讲了“金属学及热处理”本科生课、“物理冶金学”硕士研究生课及“纳米材料研究进展”和“功能纳米材料”博士生课。

    二、教学成果

    1.1995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高等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

    2.2013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3.2011、2012、2013及2014年连续四年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4.2012年获得青岛科技大学“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

    5.2002年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校“实验教学技术改革二等奖”

    6.2004年获得青岛科技大学“教学效果一等奖”

    7.指导的本科毕业生中,有3人获得“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8.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三等奖1项、山东省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2项;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青岛市第二届大学生科技节一等奖1项

    9.指导的研究生中1人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人获山东省研究生创新成果奖,2人获山东省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

    三、教改项目

    1.2013-2015年,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机械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2005-2007年主持山东省实验教学研究立项“智能式连续可控气氛反应炉的设计”

    3.2007-2013年主持山东省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材料及机制基础》

    4.2009-2010年主持校级教改项目“中韩合作办学专科及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5.2009年主持校级优秀课程建设《金属学与热处理》

    6.2009-2010年主持校级教材立项《工程材料基础概论》

    7.2013-2015年主持校级教材立项《工程训练》

    8.2007-2012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教育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构建具有国际化意识大机械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建设,列第3位

    9.2009-2010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山东省级教改项目“机械学科大学生订单式批量国际化就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列第3位

    10.2011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项目建设,列第3位

    此外,作为主要成员,2009年参与了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及2012年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建设;2012年参与了山东省教育厅“山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械类大学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及“机械类专业具有国际化意识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等多项教改项目的建设。并作为主要成员,成功申报并建设1个博士后流动站和2个博士点一级学科,1个中石化优秀科研团队以及“山东省十一、十二五重点强化建设实验室”和“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等。作为第一主编完成了工程硕士学位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工程硕士教材1部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并作为主编和副主编先后完成了《工程实践训练》、《工程材料及应用》和《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等7部本科生教材的编写。

    四、教学荣誉

    1.2009年获评“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

    2.2009年获评“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3.2010年获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4.2011年获评“青岛市第二届科技节”优秀指导教师;

    5.2012年获评“青岛市教学名师”。

    五、青年教师培养情况

    多年来,在不断提高自身学识和师德修养的同时,坚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先后指导了多名本专业青年教师。首先,好老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注重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青年教师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意识到教师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深远影响,从而激励青年教师把教书育人当成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其次,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因此重视对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经常为青年教师上观摩课,同他们一起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听青年教师课堂授课,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和建议;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安排青年教师到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实践锻炼,并对如何指导学生的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工作,给予青年教师详细的建议和指导;主动为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他们主持某一子专题的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并积极为青年教师创造外出参加各种教学及学术会议的机会,使他们开阔眼界。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多名青年教师很快成长起来,课程教研组形成了一支人员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过硬且师德修养高尚的优秀教学团队。

    六、心得体会

    近三十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活动,使我对于高校老师如何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有几点深刻的体会。第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应时刻谨记自身所担负的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严肃认真地将自身的修养与教书育人的使命紧密地结合起来。用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去影响学生,用自己良好道德情操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第二,要不断积淀自己深厚扎实的学识。当今社会发展之快,科技发展之快,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广博的知识体系有助于系统认识课程、学科的内在联系及其与人类文明的整体联系,做到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由此及彼的创新思维。第三,要热爱学生。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的同时,又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在过去的教学经历中,我努力实践着这三点要求,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尊敬。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一如既往地将全部静力和满腔真情奉献给教育事业,努力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科研工作情况(简要介绍)

    先后主持了包括3项国家自然基金和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博导类)在内的国家、省、市重点和面上项目10余项;作为第二负责人,开展了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和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在内的国家、省、市和横向课题10余项。现已在Nano Research、J. Phys. Chem. C、J. Phys. Chem. B、CrystEngComm、APL、Nanoscal Research Letters及其它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SCI收录近50篇次,EI收录近40篇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授权7项,授权实用新型4项。研究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高校科研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三等奖各1项及市青年科技奖1项。2013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目前已在基础理论研究、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多项专利成果实现产业化,为企业新增产值3500余万元,并使其获批为高新技术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上一条:2013年山东省教学名师-李明
    下一条:2012年青岛市教学名师-魏红卫

    打印】 【返回

    Copyright (c) 青岛科技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99号